“在竹笋初加工过程中,如果杀青不到位,会产生一些蓝色斑点,这虽然不影响竹笋的品质,但很大程度影响到产品的美观。”为解决麻竹笋杀青不充分导致的成品变色问题,大粤北食品公司负责人钟子健操碎了心。今年,在浙江农林大学应叶青教授的指导下,钟子健攻克了这一难题,开发的网红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这只是帮扶的一个缩影。在11月24日举行的2023年“清远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工作推进会上,各项成果一一展现:近一年里,完成200家企业的摸底调研和帮扶规划编制;100多名专家多种方式开展技术指导,引进63个品种进行试验种植,解决小微企业的技术问题97项,帮助企业建立生产技术管理手册40个;环境保护技术正式纳入帮扶内容;开展技术和法规培训;帮助乡村小微企业积极对接外部资源;开发适合小微企业使用的线上工具……
“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计划”由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腾讯公益基金会、百农国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大学中国乡村政策与实践研究院联合推出。在广东省清远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2023年1月该计划在清远率先落地启动,并将此作为深入实施广东“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工作之一。项目推动100多位农业产业技术专家,对清远鸡、麻竹笋、丝苗米、英德红茶等25个产业的200个乡村小微企业进行帮扶。
项目总体设计与模式框架研究的牵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表示,启动这个计划,是希望通过科技赋能来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乡村小微企业,再进一步激活县域经济和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在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为村发展实验室负责人肖黎明看来,“清远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计划”一个重要的创新点,是首次搭建了国内最顶尖的特色产业技术专家与最基层的乡村小微企业之间的系统化帮扶方案,探索实现“一企一策”的科学绿色发展,为广东“百千万工程”破解县域经济短板问题,提供一个创新探索案例。
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广东指出,在“坚持协同联动”“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同时,还要“建立新型帮扶协作机制”和“广泛调动社会力量”。
在政策东风和社会力量的带动下,一场围绕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探索,正在身处粤北的清远开展。
2021年底,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与百农国创、宁波大学中国乡村政策与实践研究院,联合全国16个省(区、市)科教机构240多名专家共同组成研究团队,对全国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约4000家以种养为主的小微企业,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形成了《乡村小微企业调研报告》,于2023年初联合推出“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计划”,旨在为顶级农业领域科学家与乡村小微企业搭建有效的合作机制,破解县域经济发展短板。
“‘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计划’提出后,全国有不少地区表达了合作意向,最终我们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落地清远。”陈剑平院士表示,创新发展不仅需要有专业团队和先进技术作为基础,同时还需要有开放的政府进行推动,而广东提出的“百千万工程”与清远市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优势,为探索创新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保障项目落地落实,清远把探索实施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列入了实施“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在政策、人力、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还建立了相应的高效联动工作机制,为项目推进提供保障。
宁波大学中国乡村政策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清远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专家工作团团长刘艳介绍,项目启动以来,专家团队到清远企业现场调研进行技术指导156次,到达现场的专家总计484人次。经过10个月的实施,专家团队对200个企业逐一现场走访摸底,深入了解和把握了每个企业的发展水平、存在问题和技术需求等,一对一地编制了三年帮扶规划,并有针对性地引进新品种、示范新技术,帮助小微企业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管理流程等,还通过微信群及时指导小微企业处理各种生产中的问题,“从最开始的不认识、不了解,到熟悉后通过技术指导给企业带来切实的好处,如今,专家和小微企业负责人、农民们已经亲如朋友、家人,这让我看到了项目的价值和持续的动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韩风芹表示,乡村小微企业帮扶的“清远模式”,以县域为基本单元,集合政府、社会资本、科技资源助力乡村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产业振兴路径。通过组织方式市场化、服务主体平台化、技术服务精准化等方式,引导多主体参与,提升乡村内生动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清远英德市被称为“中国麻竹笋之乡”,离乡20多年的钟子健,回乡后成立了大粤北食品公司,致力于做麻竹笋加工与销售。因为缺乏技术的指导,钟子健交了不少“学费”。杀青不到位的蓝色斑点笋就是今年以来让他最“闹心”的问题。清远乡村小微企业专家工作团成员应叶青教授在实地考察时得知后,马上和团队成员展开了研究。经过多次试验,10月底,专家团队迎来了好消息:通过一定的工艺和配方,不仅蓝色斑点笋问题解决了,而且也没有产生任何不良风味。
“我们企业小,没有自己的研发团队,遇到问题只能慢慢摸索,有时候需要非常长的时间,而专家可以很快就帮我们解决问题。”钟子健对专家团队充满感激,这让自己在麻竹笋深加工的产业上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正在向麻竹笋预制菜的方向进行探索。”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但专业技术缺失往往会成为其发展路上的“绊脚石”,项目针对不同产业不同企业所推出的“一企一策”帮扶方式,正是对症下药的“良方”。
“我是蚕桑产业的第三代人,到了我这一代,更希望把蚕桑产业开拓出更多可能。”在清远阳山县,曾经在航空领域工作的李雪艳回乡当起了“农三代”。“桑叶营养丰富,我们已经成功开发了预制菜产品,今年在专家指导下,我们开始进军护肤产品这个新的领域。”李雪艳表示,从单纯的蚕桑养殖到预制菜领域,已经是很大的创新。要进入护肤品领域,需要的不仅是对产品品类的判断,更重要的是基于农业科学层面的研判。“专家团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相关的理论培训,让我们了解到了基于桑叶提取液研发护肤产品的可行性和具体操作规程”。据李雪艳介绍,目前基于桑叶提取液开发的面膜、洁面乳和精华乳等产品已经开始上市,正在为传统的蚕桑产业带来新的可能。“在专家的指导下,接下来我们准备尝试宠物食品的领域。”
据介绍,从年初调研开始,各专家工作团便与帮扶小微企业建立微信交流群、实地调研等,针对小微企业提出的问题,及时展开技术指导和帮扶,解决企业生产运行中存在的各种技术问题。专家团队调动全国优势资源,在清远开展技术培训和全产业链培训,目前已经开展了209场培训,惠及小微企业和农技部门总计近2000人。同时,针对大部分小微企业品种单一问题,专家团队在国内遴选优良品种赠送给小微企业进行试种,总计有连州菜心、梨、大豆、玉米、淮山、粉葛、香菇、灵芝等新品种70多个。
“以前种植连州菜心,都是靠老农人的经验。”在大学修读计算机的吴文旭毕业后来到连州,选择种植业开始创业,看中的是用新技术、新模式来改变传统种植产业的机会。
“在连州我们拥有2000亩的种植基地,打造的是‘大学生农创园’的模式,我们会做好选种并解决销售问题,创业者只要来对不同的农创园进行管理就行。”在吴文旭看来,将农业“产业化”后,最大的挑战就是需要标准化和流程化的管理工具。“老农人按经验种,新农人要按标准和流程来种。”这个需求与帮扶团队不谋而合。在腾讯和帮扶专家支持下,吴文旭用上了数字化工具“农事助手”小程序,“小程序工具的好处就是人人都会用,使用上没有门槛,而且可以随时通过小程序联系到专家,如今种植连州菜心只要按专家团制定的生产技术管理手册,规范化和标准化进行农事操作就行了。”
这款“农事助手”小程序,是此次帮扶计划中数字化工具的一个体现。“农事助手”通过建立高效的连接通道、降低技术使用门槛和构建数字名片等方式,帮助小微企业逐步建立标准化的生产经营体系。目前,该工具已经在连州菜心、葡萄、英德红茶、乌鬃鹅等行业使用。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为村发展实验室项目负责人陈晶晶表示,“农事助手”解决的核心痛点问题,是让专家指导的内容能够被小微企业以更低成本、更不打折扣、更高效地执行。同时,“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计划”是创新的系统帮扶方案,未来希望能够用更多的数字化技术,去助力这样一个系统性的帮扶方案,让大规模的专家与基层散落的小微企业建立起更便捷、更紧密的联系,并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帮扶模式。
“利用数字工具连接起专家和一线乡村小微企业,对于未来农业智能化的发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刘艳看来,中国农业产业大数据以及专业化处理和价值挖掘一直没有破题,而农业要进入智能化的时代,数据的支撑是必不可少的。“腾讯的数字工具应用到产业上来,能够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来助力社会问题的解决。”
从院士专家团的“走进一线”到政府的积极推动,从技术难题的解决到数字工具的加持,在项目的帮助下,清远乡村小微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陈剑平院士看来,把农业主体的收入提升,用工业化的标准来将农业“企业化”,是实现广东“百千万工程”目标任务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要将农民变成企业,然后将技术接入企业,实现供需的对接。”陈剑平院士坦言,清远“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计划”的开展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广东省政府参事、省社科院原院长王珺表示,在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清远项目在找路径、建平台、网络化三方面成效明显。一是找到了很好的路径,即从小微企业入手,一边连通农民,一边连通大企业,助力产业链的建设。二是通过创新平台建设,实现产学研的对接,让创新成果可以直接为小微企业所用。三是网络化,让清远可以对接上国家顶级的高层次专家团队。广东当前在推动“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也在寻求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清远通过技术创新形成的模式,可能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